序号 | 案例名称 | 所属课程 | 负责人 | 立项文件编号 |
1 | 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| 文学概论 | 关秀丽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 | 50-70年代小说之红色经典文学 | 中国现当代文学 | 王晓芳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3 | 学百年党史育家国情怀——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| 文学概论 | 刘慧芳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4 | 以美润心——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| 文学概论 | 李彩霞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5 | “人民性”的向度——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 | 文学概论 | 李艳云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6 | 杜甫之旅食京华时期的诗歌创作 | 中国古代文学2 | 黄贤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7 | 规范使用语言坚定文化自信 | 现代汉语 | 李旻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8 | 《荀子·劝学》 | 古代汉语 | 屈王静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9 | 凝聚智慧启迪人生——谚语解读 | 现代汉语1 | 李耀丽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0 | 岑参边塞诗的审美特征 | 中国古代文学2 | 张安娜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1 | 走进语言学 | 语言学概论 | 王俊清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2 | 现代汉语句类研究 | 现代汉语2 | 栗臻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3 | 《老子》四章 | 古代汉语 | 裴瑞玲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4 | 老舍小说《四世同堂》解读 | 中国现当代文学 | 李惠芳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5 | 用信念捍卫祖国,用威严震撼世界——《齐桓公伐楚》 | 古代汉语 | 张云艳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6 | 隋唐两宋秘书官员的素质 | 中国秘书史 | 韩娜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7 | 感恩、敬畏、责任——谈荷马史诗《伊利昂纪》 | 外国文学 | 宫文华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8 |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 | 中国现当代文学 | 兑文强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19 | 歌德小说《浮士德》 | 外国文学 | 张海燕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0 | 看象外之象,品味外之味——文学作品的意蕴 | 文学概论 | 杜超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1 | 《离骚》中的家国情怀 | 中国古代文学1 | 张三玲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2 | 先秦诸子散文——孔子与《论语》 | 中国古代文学1 | 李小瑞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3 | 《哈姆莱特》 | 外国文学 | 陈利娟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4 | 主旨的生成与提炼 | 写作1 | 李 佳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5 | 郑伯克段于鄢 | 古代汉语 | 王 健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6 | 行政组织 | 行政管理学 | 王梓欣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7 | 矛盾小说《子夜》 | 中国现当代文学 | 杨馥菱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8 | 繁简字 | 古代汉语 | 钟义荣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
29 | 散文的审美特征 | 写作2 | 高 珊 | 同大教【2024】6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