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学院新闻
行走的团课|步履丈量平城,践行青春使命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6-23 18:24:28 阅读次数:

  今年4月至6月,文学院创新打造“行走的思政”系列主题团课活动,打破传统课堂边界,以“跨学科实践”“历史文脉探寻”“红色基因传承”为三大主线,引领新老团员踏上了一场贯穿平城大地的沉浸式成长之旅。从实验室的科技前沿到博物馆的文明深处,从古城墙的岁月斑驳到红色场馆的精神高地,每一步丈量,都成为团课教育最鲜活的注脚。

一、 跨界碰撞:科技人文交融,拓宽认知疆域

421日至512日,文学院团员们的“行走”从校园启程。在云冈学学院文创室,石窟艺术瑰宝与数字复原技术辉映,生动呈现文化遗产保护的“大同智慧”;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屋,经典理论著作的深度研读筑牢思想根基;明理楼石墨烯科普现场,学校碳材料研究所十七载绿色攻关、突破技术瓶颈的故事,点燃了科研报国的热情;物理学院机器人科普基地内,智能机器人演绎中国航空史,水火箭腾空、航空模拟器体验,让“科技报国”的使命在亲手实践中变得可感可触;步入人体生命科学馆,解剖标本的严谨与中医理疗的体验,则将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”的责任担当,从书本理论深化为切身体悟。


二、对话千年:古城遗迹寻根,解码文化基因

516日,全国大学生讲解大会在华严寺广场开幕。文学院团员青年们在此见证了“科技+文化”的惊艳表达:原创歌舞与数字化展演交相辉映,古城墙、云冈石窟等文化符号焕发时代新生。

深入大同市博物馆,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“多元一体”的悠久血脉;登临古城墙,斑驳城砖与蜿蜒轮廓线,是平城千年沧桑的“立体史书”,行走间,古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共生之道了然于心;在梁思成纪念馆,泛黄手稿与精妙的应县木塔模型,重现先生测绘大同古建的严谨与深情;平城记忆馆里,泛黄老照片的市井烟火与现代城市规划沙盘隔空对话,“文化传承”的抽象概念化作可触摸的发展轨迹;红色记忆馆中,大同早期党组织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,通过实物与影像震撼重现。

当指尖轻抚古城墙的厚重砖石,历史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年份,而是掌心传递的千年温度;思政教育也不再是抽象的文字,而是一次次直抵心灵的生动体验。

三、 赓续薪火:追寻红色印记,淬炼青春信仰

华严寺广场上,23级秘书班团员代表们的红色诵读声划破晨空。他们以铿锵之音、坚定之姿,诠释着新时代团员青年的蓬勃力量与使命担当。朗朗诵读,仿佛将大家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。我们触摸的,不仅是冰冷的砖石,更是先烈用热血与信仰铸就的精神丰碑。

从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到科技前沿的勇敢探索,从古建筑保护的匠心传承到红色血脉的永续赓续文学院“行走的团课”,让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淬炼本领,在躬身实践中坚定信仰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,让团课在行走中迸发更强生命力,引导更多青年团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眼睛发现中国精神,行动践行时代使命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青春光彩。(文学院)


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: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路 邮编:037000 电话Tel:0352—75635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