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海燕
教师简介: 王海燕,硕士,讲师,新闻学院新闻业务教研室主任,主讲新闻编辑、媒介经营管理等课程,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。研究方向为媒介与地方文化传播、媒介营销,曾获得2015和2019年度大同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。在科研上,主持并参与相关课题研究8项,出版专著两部,在省级期刊、国家级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4篇,其中2篇CSSCI刊。2017.12-2018.12份挂职于大同市平城区新闻中心副主任一职,并在挂职期间在大同新闻网、山西日报发表多篇报道。
电子邮箱:sxdtdx_why@163.com
学习/工作经历:
2000.09—2004.07 山西师范大学 编辑与出版学本科
2006.09—2009.07 山西大学 新闻学硕士
2004.07—至今 山西大同大学 任教
主持或参与主要科研与教研项目:
[1] 大同市城区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,2015年度大同大学校级青年科学研究项目(2015Q22 ),0.1万元,2015年6月,项目主持人.
[2] 山西省本科院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调查分析.校级重点,山西大同大学,2015年6月,0.3万元,指导教师.
[3] 媒介地理学视域下山西传媒与三晋文化的互动研究.山西省哲学社科项目(2015259),山西省教育厅,2万元,2015年3月,王海燕(5-3).
[4] 传播学视阈下提升三晋文化影响力研究.山西省哲学社科项目,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,2016年8月,2万元,王海燕(4-1).
[5] 媒介地理学视角下山西省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提升策略研究,山西省社科项目(SSKLZDKT2016140),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2016年8月,0.1万元.王海燕(5-2).
[6]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对于山西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,山西省社科重点项目(SSKLZDKT2017118),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0.1万元,2017年8月,项目主持人.
[7]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人才支撑研究,山西省社科重点项目(SSKLZDKT2018113),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,2018年9月,0.1万元,王海燕(4-1).
[8] 媒体融合场域下创新山西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,山西省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(2020W117),山西省教育厅,2020.06,1万元,项目主持人。
代表性论文:
[1]王海燕.美国新闻集团产业价值链对中国传媒的启示.山西大同大学学报.2010(4):84-86.
[2]王海燕.图书编辑人员的素质研究.学理论.2009(3):180-181.
[3] 王海燕. 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.山西大同大学学报,2016(2):108-112.
[4] 王海燕.“建国三部曲”营销策略研究.当代电影,2017(12):170-172.
[5] 王海燕. 全媒体融合平台在电视媒体中的实践和发展研究.电视技术,2018(5):25-27.
[6] 王海燕.新媒体环境下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分析.信息技术与信息化,2018(10):55-57.
[7] 王海燕.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经营管理的转型研究.中国国际财经,2018年,(15):243-244.
[8]王海燕.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新媒体对跨地域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.新媒体研究,2018(15):31-32.
[9]王海燕.新媒体对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.新闻研究导刊,2018(19):18-19.
[10] 王海燕.媒介融合角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.科技传播,2019年(16):169-170.
[11] 王海燕.融媒体语境下云冈石窟文化的传播策略.山西大同大学学报.2019(6):52-55.
[12] 王海燕.大数据时代融媒介大众传播与精准传播的博弈.新媒体研究.2020年(3):111-113.
[13] 王海燕.新闻游戏:媒体融合推动下的新闻形式创新.传媒.2020(7):63-65.
[14] 王海燕.融媒体背景下广电媒体APP生存之道.中国报业.2020(14):72-73.
出版论著或教材:
新媒体运营与营销.王海燕专著.北京:中国原子能出版社,2017年9月.
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创新.王海燕专著.北京:九州出版社,2020年7月.
荣誉奖励:
[1]2018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.成果名称:新闻实践课“互溶”模式探析,王海燕(3-3)2018年.
[2]荣获校级2015年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;
[3]荣获校级2019年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;
[4]荣获2012年度优秀班主任;
[5]荣获2017年度优秀班主任。